一脸茫然的「Z世代凝视」:年轻人的语言还是没礼貌?

这种看似冷漠的表情,已经从课堂扩散到职场,甚至成了 TikTok 上的热门话题。光是 #genzstare 的标签,就有超过四千支短影音在讨论,观看数和点赞数破百万。有人模仿那种“当场当机”的场面,有人则认真分析这到底是代际差异,还是单纯的“我们不想回应蠢问题”。
为什么 Z 世代爱「放空」?
在美国University of Alabama新闻系授课、身兼作家的Jessica Maddox最先注意到这件事:她在课堂上提问,学生们却用一脸空白回望她,像是整个教室被按下暂停键。
这背后其实有迹可循。 Z 世代是标准的数位原生代,习惯隔着萤幕互动,很多人花在社群的时间比现实社交还多。疫情期间的远距上课、视讯会议,更让他们错过面对面训练的黄金阶段。结果就是,当他们突然被点名或接到突如其来的要求时,常常呈现“系统无响应”的表情。

老一辈眼中的冷漠,Z世代眼里的「翻白眼」
也有专家认为,「Z世代凝视」呈现的是年轻人与老一辈间的价值观差异。纽约大学史登商学院教授Suzy Welch指出,她在问卷调查中发现,Z世代对「成就感」的评价非常低,15个价值观中仅排在第11位。
而「Z世代凝视」便是面对工作中各种要求常出现的表情。 他们很少用言语回应,如果表情会说话的话,它可能在说:“老板,别把你的成就感强加给我。如果可以的话,我希望生活中少点你这种卖命工作、赢家通吃的废话”。
不过,Z 世代自己可不认同。他们在 TikTok 上集体反击:“我们不是社交障碍,只是遇到蠢事才会死鱼眼。” 换句话说,凝视并非冷漠,而是一种态度表达。
职场的凝视游戏:主管怎么办?
当Z世代凝视走办公室,许多主管直呼不适应。高阶培训机构 Vistage 的研究长Joe Galvin提醒,千万别太快下结论——这不代表年轻人不在乎,而可能是主管还在用旧时代的眼光衡量参与感。
与其把 Z 世代的凝视当成冷漠,不如把它视作沟通的提醒:他们更想要透明、直接的交流,不吃那一套“因为我是主管所以你要照做”。如果能建立一个让他们敢开口、敢表达的环境,凝视就会从冷漠变成理解。

最后:谁在凝视谁?
“Z世代凝视”其实不仅是一张脸,而是一种世代关系的隐喻。它让我们重新审视:到底是他们在冷眼旁观,还是我们在误读他们的语言?
毕竟,在这场跨世代的眼神对话里,我们每个人,都在被回望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Y编推荐:摆脱职业倦怠:重燃热情,找回工作的意义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