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HEI YONG 培永 演一个黑皮哥
时尚这回事…
在还未接触时尚这一块的时候,我和一般人的见解是一样的,总觉得将一些“看不懂”的东西结合在一起就是时尚的简单定义。当认真了解后,我认为时尚就是一种能展现自己,让自己舒服的东西就是时尚。
你是一个网络重度用者吗?若要你选择Facebook,Instagram和Youtube,择一使用会如何取舍?
绝对是,我手机里有个应用程式是可以计算使用时数,曾看到数据后我自己也大吃一惊。(超过12小时?)手机可能是6-7个小时,若加上电脑之类的,我想肯定超过了。至于如何取舍的话,以使用者角度的话,我会选择Instagram呢,若工作就是Youtube了。
很多访问中一直提到收入、业配的问题,其实你自己会不会很反感?
其实很烦,哈哈!这个问题真的很常被问到,如果可以不回答我就会避开,但他们真的很想问的话,我就会打哈哈或者给一个大方向。毕竟收入的问题,我觉得还是低调点好,因为你从不知道大众的心态是如何看待,但我却能理解访问者的用意,毕竟很多人对于互联网的行业还是充满了好奇。
谈谈你的Youtuber身份……
我的Youtube频道已经三年了,从以前拍拍生活的无聊小事到现在的短片都累积了一群的忠实观众,说到经营频道我觉得需要经过两个很关键的阶段才能走远。第一,爆红!这是一个很难的事。第二,爆红后,然后呢?你要如何持续在热度上,要如何守着你的观众,这个阶段比第一个阶段难上200倍。若你问我,有哪一个影片让别人对我印象深刻?仔细想,确实没有指定某一支让我大爆红的影片,因为我的观众都是慢慢积累回来的,幸运的是目前还能维持着新鲜感。
你是一个很有幽默感的人,这些幽默感来自于你的生活?而且你觉得自己是一个充满活力的人吗?
因为我身上有三个Power Bank,哈哈!我没有刻意去营造自己是一个幽默的人,因为这就是我!可能平时给人家比较 ‘废’ 的感觉。(拍摄4个多小时为何你还能这么有活力?)相比起拍Youtube影片或录制节目,这已经是非常非常轻松的事了,毕竟时尚片拍摄我的角色就是扮演好一个Talent,摆Post、服装、灯光、拍摄取角、道具、构思都有专业的人帮你搞定,但来到自己的影片拍摄,所有的工作岗位都掉在一个人头上,有时还会被客户退稿之类的,这些都是精神上的折磨。一个影片从0到100只有几天的时间做筹备,当这一部搞定了,下一部又开始了,忙起来一星期就是睡那几个小时而已,这才真的是累。
身为一个中文界的Youtuber代表人物,你觉得英文与中文受众最大差别是什么?
当然是语言。不过,我觉得现在一直在演变着。从Youtuber在马来西亚草创时期,几乎都是由英文市场的Youtuber主导和占据市场,但随着韩国软实力崛起,再到现在中国经济的崛起,都对于本地的中文市场都有着极大的影响。你会发现很多原本经营英文频道的Youtuber都希望向中文市场靠拢,以往我们觉得中文不是一个重要的语言,只要会英文就能打天下,但现在并非如此。如今,会中文就变成了一件很帅的事情。而英文市场在本地说很广,但还是很有限,除非你非常非常红,甚至冲出海外。但中文Youtuber却不同,除了中国市场是一大块饼外,会中文的人遍布世界各地。但归根究底,我觉得不需要让任何语言成为对立面。为何要在英文和中文之间选其一呢?能的话,两者都掌握好,这会是很加分的事。
有否想过到中国发展?
在去年尾和今年初确实和当地的经纪公司有接触过,也有很不错的提案等等,我也考虑了很久很久,因为这是一大挑战,最终我还是选择维持现状。一来我需要离开马来西亚一段时间,一个萝卜一个坑,趋势一直在变,你不知道你离开之后,你再回来观众还会不会记得你。第二,虽然语言不是问题,若要将我现有的影片放在中国的社交平台,我觉得不恰当,文化、地域的差异,他们或许看不懂我的幽默。主持人和Youtuber不像歌手,因为音乐是无国界的,他们被放在那个位置上是没问题的,所以这就是我最大的考量,所以最终我做了取舍。
Youtuber和Instagrammer是一个崛起的“事业”,越来越多年轻学子希望朝这个方向发展,你会否觉得不切实际?毕竟红不红取决于“观众缘”,而观众缘并非努力就行,更不是一步一脚印就能成功。
这个问题曾经在大学分享会说过,我也从不知道原来那么多大学生将内容创作者(Content Creator)或Youtuber视为理想的事业。这一点,我个人见解有些不同。很多Youtuber很常在自己的影片说:“我是辍学的”,而且是以自豪的方式叙述。我觉得分享个人经历完全没问题。但如果话语中有带着鼓吹辍学的成分,就有些不恰当。毕竟有一部分可能年纪还很小的观众,在缺乏成熟的判断思维下,会因为你的这个结果论,认为辍学就是正确的。今天的你已经来到了一个维度和高度,你让别人看到的是结果论。我还是很老土的说,最基本的要将中学给念完,大学你能够念就念,就像长辈们说的,念书就是一个保障。因为做Youtuber、KOL和演艺圈生态很相似,这份工作承载着一半的努力和一半的运气,这个身份不像律师或医生,并非你努力就能做到的。吴宗宪曾说,“演艺圈就是老天爷赏饭吃”,事实残酷,但也确实如此。在当Youtuber初期,我依然守着我的本分——大学生,同时也当DJ。Youtube这一块是我有兴趣,培养兴趣的当儿,还是需要一个能保证你能够生存的方法。当你发现兴趣开始能让你谋生,再将自己的事业慢慢交错,而不是放弃一切,就说“我不管,我就是要当Youtuber”,没有这种事,太难了。
既然赚了这么多钱,目前的你还有什么是你还想拥有的吗?
私底下的我是一个物欲很低的人,但当我开始接触名表后我发现这会是一个我追求的事。至于,车的话是因为受到朋友的影响,真正拥有自己的车后,我才觉得自己成了一个真正的男人!
你认同现在是一个靠脸的时代吗?
嘿嘿,真心哦!帅的人可能会红得更快哦!说真的,把我的五官拆开全都是不合格的,但是组合在一起却刚好Pass而已,我认为真正帅的是Han Pin或Eden See,我这种脸就是拿来搞笑而已。
如何应对批评和黑粉?
很幸运也很庆幸走到今天没有太多的黑粉,但我不知道哪一天会“踩雷”就掉入万丈深渊。但我还是觉得,在大众关注下工作的我们本该谨言慎行,也需要建立好自己的心理素质。黑粉来得快,也去得快,就像一阵风,能真正打败他们的就是你自己了。不过,从事网络内容创作这么久,近期的我终于遇上有趣的黑粉了,哈哈哈!这是多么开心的事啊,可能大家会觉得培永好奇怪,遇到黑粉竟然是喜大于悲。其实我一直以来都很欣赏两位台湾的内容创作者:黄大谦及波特王。我一直觉得他们每次拍《回怼黑特》系列都特别有趣,特别好笑。总于,在前几个星期我遇上了。我当下第一时间非常兴奋,甚至还想好反击内容,但身为经纪人的姊姐姐Casey非常担心会节外生枝,毕竟我的平台背后与品牌商家们有紧密关系,要我三思。最后在顾全大局之下,我只写了一篇文字,痛快的向黑粉’回礼‘。
曾在工作上遇到挫折吗?
我是乐天派,遇到挫折就去睡个觉就可以让我度过那些难过的心情,工作上的话就尽量解决,我都将它视为一种突破吧。
还有什么才华还未被发掘?
以前大家觉得懂得才艺就是一种才华,但我似乎都没有。从小到大,我一直都是老师和长辈们口中最调皮吵闹,最爱说话的孩子。但万万没想到,这份‘不好’的特质成了我在拍影片上,主持上的才华。所有我一直深信“这世上真的没有蠢材,只有站错岗位的天才”。孩子不是没有才华,只是还没被发现。但很庆幸地,在青春岁月中,我向自己证明了,其实自己也是个拥有’才华’的小孩。
如果你不是Youtuber……
好多!只要跟讲话相关的都可以。很多人不晓得我的大学本科是心理学系,但这这将会是我后半段人生的目标,虽然我给别人的印象似乎跟心理学系扯不上关系,但我私底下却是如此。Youtuber本来就不是我一开始的初衷,后来想想,现在的我依然可以利用Youtuber的身份去做心理学的教育,这会对整件事而言就有了事半功倍的效果,或许离开了Youtube的岗位后,这就是我的另一出路。